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其余散居于中国其他省份及中国境外。彝族有人口近八百万,公元8—10世纪在云南建立过“南诏”地方政权。族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和坝区农业,兼营牧业。住土木结构的瓦板屋和碉楼。主食是玉米、荞麦、大米,饮食口味酸辣,吃“砣砣肉”,饮“秆秆酒”。
彝文典籍浩繁,文化遗产丰富。彝族左脚舞有1000多年历史,三月会已有近400年历史。传说很久以前,世间有一条恶龙,兴风作浪,造成洪水危害。两位彝族青年阿里和阿罗勇敢地站出来,前去制服恶龙。彝家人民在阿里和阿罗的带领下,一齐向恶龙开战,人们抓住时机,把事先烧红的栗炭往潭里倒,倒满后又抬石头、挖泥土,把龙潭填平。还怕夯压不紧恶龙翻身,就在上面燃起篝火,边唱边跳边跺脚,三天三夜恶龙终于死了。为了庆祝胜利,彝家人用恶龙的头、皮、骨、筋制成月琴,聚到一起跳脚弹琴,口唱左脚跳“阿里罗”以示纪念。
彝族的特色是姑娘房,这就要从彝族男女的婚恋说起了,“姑娘房”是楚雄彝族特有的风俗。姑娘年满16岁,父母就为她另盖一间小草楼,让其单独在其中过夜,而年满20岁的男青年,可以在夜晚爬上心爱姑娘的草楼谈情说爱。他们在一起吹响蔑,对调子,互诉爱恋之情。即使同时有几对青年男女也是如此,大家并无拘束。一旦爱情成熟,男女双方只要征得父母同意就可以结婚,双方父母一般不会干涉儿女们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