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博物院:图腾柱

2022年04月14日10:12

中华民族博物院图腾柱

中华民族博物院--图腾柱:纵观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图腾” 记载都有他们的共性,当图腾观念产生之后,人们便会根据图腾来猜想始祖的形象。由于实行图腾同体化,人人都打扮成图腾模样,但这种打扮实际上只能做到半人半兽的程度,于是,原始人便按自己的模样来拟想始祖,自己的模样既然是半人半兽,当然始祖也是半人半兽了。这样由全兽型的图腾蜕变为半人半兽型的始祖,可称为“兽的拟人化”。

图腾柱分别表现水、苗、瑶、布四个民族不同的民族历史文化,每个民族都由四棵图腾柱分别以创世、祭祀、迁徙发展、重大事件四个方面表现。每棵图腾柱又都由柱头、柱身和柱基三个部分组成。柱头布局图腾神兽三面向上顶着古老的铜鼓。神兽身上顶着之铜鼓是四个民族共同的图腾乐器。造型上借鉴古代青铜器的特征,概括而洗练,充满“神”性。铜鼓四周布满疏密有致的太阳纹和鸟纹,极富装饰意味及神秘色彩。那高高在上的神兽是一个民族的守护神,是民族崇拜的对象,能使人产生一种博大凝重之感,能驱邪逐魔,保佑一方水土;那悦耳的鼓声是先灵久远的呼唤,人们将在它的号召下做出统一的行动,跳出同一节奏的舞步,唱出完美合拍的赞歌 。柱头身上的吊坠及神兽,铜鼓上的小配饰是为了增强图腾柱的玲珑剔透,这是民族审美特征之一。

相关推荐
同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