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所还在招收学生的古代书院,在岳麓书院的前门口有一块“千年学府”的匾,因为岳麓书院从潭州也就是现在的长沙太守朱洞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经来1027年的历史了,所以有千年学府之称。现在见到的这块匾是1986年岳麓书院举行1010周年庆典时,湖南大学长沙校友会赠送给岳麓书院的,这四个字是根据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字镌刻而成的。经过一千多年历史的发展,沉积在岳麓书院各种建筑之上的浓厚的文化气息,使得今天的岳麓书院更加充满了文化的魅力。
岳麓书院千百年来作为湖湘文化的摇篮,孕育出多少具的经天纬地之才的英雄豪杰,细数一下,有被誉为“一时之英才”的抗金名将吴猎,主张“官兵一体”大败十万金兵的功臣赵方,“忠鲠可嘉,宜得奖谥”的彭龟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文学家、史学家魏源,被清朝统治阶级称为“中兴将相”的桐城——湘乡派盟主曾国藩,收复新疆的爱国名将左宗棠,首任驻英法公使并保持了民族气节的郭嵩焘,欲栽大木柱长天,慧眼识“毛蔡” 的杨昌济,后来的岳麓高足陈天华、蔡和森、邓和森、邓中夏等。真的是楚材斯盛,正和赫曦台墙壁上的福寿两字暗含的藏龙卧虎之意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