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岳麓书院从大门到讲堂的中轴线两侧是长长的斋舍。
教学斋位于书院进门的左侧,“教学斋”斋名源于《礼记·学记》:“建国居民,教学为先。”教学斋门联为:“业精于勤,漫贪嬉戏思鸿鹄;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蠹虫”。半学斋位于书院进门的右侧。
半学斋是历代书院山长、高等学堂领导人居住所在。毛泽东通过老师杨昌济的介绍,曾先后寓居半学斋,第一次是1916年暑期,第二次是1918年6月,在这里主编《湘江评论》;第三次是1919年秋《湘江评论》被军阀查封,在半学斋主编《新湖南》,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今天的教学斋、半学斋,一部分作为教学、办公用房,一部分辟为岳麓书院展厅和毛泽东、蔡和森早期革命活动纪念室。
斋舍是学生自修和住宿的地方。当年书院的教学方式与现在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大部份时间在教室听老师讲课,而当年书院是大部份时间学生自修,老师定期开讲,解答学生的问题。漫步其间,当年书声琅琅的情景宛然在目。驻足凝视,朦胧恍惚之间,似乎看到王夫之、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蔡锷等等,气宇轩昂、英气逼人地从斋舍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