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虽然不大,但水系地理却是极佳。首先龙川自东北入村后朝东而流,汇入登源河后折转南流。上不见源头,下不见水去,不见源头谓之“天门开”,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天门开则财来,地户闭则财运常聚而不竭,是极佳的风水格局。自经风水大师赖文正指导治理后,就显得更加完美。
据记载,一是要求村子尽量向外发展。原来的朝向是龙须山,认为那儿有“文笔峰”和“银瓶”形胜,赖文正认为“龙山虽好而在凶方”,建议改朝龙山附近的小山——丙山,就是石镜山,山崖如石镜,传说能照人三世形象。形成“佳宾缔合握手,登堂倾泻,中抱龙山”的格局。
二是改造下水口,传说原来下水口在胡氏宗祠对面即突然下拐,折向东方南向出口汇入登源河,后改为朝对面龙须山出口,使之朝正东,然后折转南流,并将出村口的河堤砌成环形上弯,这样一改动,使村居成为“祸患永消除”的旺发之地。改造水口朝向的同时,还将水口段河床人为抬高。这是依据赖文正的理论,即龙川自东北流来,“佐朝臣蛇斗,排衙水口应当朝高”。这样改的结果是使村中龙川水趋于平缓,不至于流速躁急,作为村中“剖肚河”财气难蓄。抬高水口段河床后,放慢了流速,而登源河主道低,上涨一尺水时亦不会倒灌入龙川多少,所以这一改造是十分巧妙的。
三是在河上架桥“锁钥”。您看,胡氏宗祠上下河道共有三座古平板石条桥,在徽州民间水渠里立水闸的地方,必先在水渠上架一道似桥板的石梁,以挡住闸板,所以一道平板桥就象征着一道水闸,三道“水闸”就足以把村中水源,财源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