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南岳衡山忠烈祠有什么好看的

2022年07月21日10:36

衡阳南岳衡山忠烈祠

南岳忠烈祠坐落在香炉峰下,是我国建筑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也是国民政府在大陆惟一一处保留下来纪念抗战烈士的大型陵园。

忠烈祠筹建于1938年,1940年破土动工,1943年落成,历时3年,陵园是仿照南京中山陵样式建造的,坐南朝北,依山而筑,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它沿中轴线共分为牌坊、纪念碑、纪念堂、致敬碑和享堂五部分,长320米,宽约60米,占地面积2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90平方米。在这里,长眠着国民党第九战区和第六战区的部分抗日阵亡将士。

三拱单檐牌坊就是忠烈祠的正门。这是由花岗岩石砌成的,正上方的汉白玉石匾上镶嵌着原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兼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题写的“南岳忠烈祠”五个镏金大字。

步入牌坊,便来到一个平坦而又开阔的广场上。为什么要选择在南岳衡山修建忠烈祠呢?其实啊,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衡山就成了抗日前线大本营之一。因为,阵亡将士大多都暴尸战场,所以就决定在南岳名山修建忠烈祠和烈士公墓,以便尽快安葬阵亡将士的遗骸,告慰烈士在天英灵。 

“七七纪念碑”全部都是由花岗石结构组成,上小共5颗倒立炮弹组成,象征着汉、满、蒙、回、藏等各族儿女团结一心,共同抵抗敌人。参观了“七七纪念碑”,便来到了忠烈祠的第三进建筑—纪念堂。正门上的原匾“纪念堂”是由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写的,后来被毁,现匾是前民革中央副主席屈武题写的。纪念堂正中竖着一块高达6米的汉白玉石碑,上面刻有薛岳将军撰写的《南岳忠烈祠纪念堂碑记》,记述了建祠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纪念堂的两侧现在开辟为展览室,陈列着关于南岳与抗战的一些图片文字资料。

礼堂平台是忠烈祠最高处,来到这个平台一共走了176级石级。为什么是这个数目呢?主要是为了纪念第九和第六战区阵亡的276位中高级军官而专门安排的,两排石阶的中间为精心设计的绿地,其中用大理石片镶嵌着“民族忠烈千古”和“民族、民权、民生”的大字。

石阶共分为九大层,第六层之上有一座“致敬碑亭”。致敬碑亭也称为“安亭战役纪念碑亭”,是为了纪念在上海淞沪会战的最后一战安亭战役中牺牲的将士所修建的。在亭内有记述安亭战役的石碑,亭子的左边还有一面石碑,上面刻着“游人到此,脱帽致敬”八个字,就像古代达官贵人府门前的“下马石”一样,要求无论官民,到了这里必须肃立低首,脱帽致敬,缅怀英烈们的丰功伟绩。

享堂是忠烈祠最主要的建筑。在享堂正门上方悬挂着镏金巨匾“忠烈祠”,这个可是蒋介石的真迹。而且仔细看看“烈”字下面少了一点。为什么会少呢?这里有很多说法:一种说法是蒋介石希望今后战争能少牺牲一点儿;另一种说法是他打算抗战胜利后再补上;还有一种说法是书法中的艺术处理。不过,可能您会相信是第一种,最好不要发生战争,世界和平。

享堂呈“十”字形,可容500人,正面供奉的是佛坛和“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它的碑文是薛岳于1942年题写的,这里还有一个很奇妙的地方,就是无论横念竖念,左念右念,都可以念得通顺。全文是:“恭立忠烈祠,以怀忠烈神,我怀忠烈魂,誓继忠烈神。”现在堂内陈设了大量的抗战图片资料,可以四处看一看,以加深了解历史。 

享堂两侧的山坡是抗日英烈的公墓区。整个墓区占地约200亩,共有37军60师、70军19师等集体墓葬7座,胡鹤云、郑作民等将军个人墓葬10座。这些公墓,都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有的华表相望,墓阙凌空;有的碑碣成行,塔尖插云。

地址

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延寿路37号

开放时间

07:00-17:30(中心景区),07:30-17:30(大庙景区),08:00-17:30(水帘洞景区)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tips

特殊节假日以景区公告为准。

交通指南

衡山西站和衡山站都有到南岳区的大巴,到了南岳区有免费到衡山脚下的车。

门票

中心景区:全票价80人民币/旺季110人民币/淡季55人民币;大庙景区:旺季60人民币/淡季40人民币;水帘洞景区:30人民币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相关推荐
同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