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南岳衡山高台寺有什么好看的

2022年07月20日18:41

衡阳南岳衡山高台寺

南岳衡山,在狮子岩到上封寺之间有一座寺庙,位于秀丽的碧萝峰下,因为寺院建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的岩台处,所以叫做高台寺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张栻游览南岳时,与高台寺的主持——诗僧了信相识,并题诗赠墨,这是第一次有关高台寺的记载,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高台寺的秀丽风光。“万仞孤高处,烟云缥缈间。灵源声不断,辙迹藓斓斑。山鸟应无定,溪云常自闲。凭栏长纵目,问首厌尘寰。” 

可是如此美丽的寺庙到了宋末、元初就被毁了,直到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楚石和尚在废址上垒石重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楚石的弟子圆宁和尚与文友们结社于高台寺,名曰“衡庐心缔”,并在四周留下了众多石刻;清末时,诗僧敬安(即八指头陀)数次到高台寺游览也写下了不少诗句。

由于周围山体的限制,高台寺原来只有三间麻石小房,仅有六十平方米,后来才扩建为两层。在寺庙西侧的岩石上,生长着三棵遒劲的黄山松,这就是“念庵松”,又称“状元松”,是楚石和尚的好友江西罗洪先(号念庵,明嘉靖八年状元)从庐山移栽过来的。因为山高风大,冰冻期又长,这几棵古松的树干都特别的粗大低矮,虬枝几乎是贴着地面伸出的,虽然已经有四百多年了,但是树却只有七米高,胸围也只有两米多。

高台寺下面就是巨石堆叠的观音岩,周围石壁上的题刻很多。岩顶的一块巨石,刻有“冠石”和“大鹤行窝”的题留。“冠石”两字,二尺多大,是明代嘉靖壬戌(公元一五六二年)重阳日,吴郡和张勉发所题的行书。“大鹤行窝”四字,是明朝嘉靖二十六年(公元一五四七年)重阳日,无锡山人高简题刻的。观音岩下面是烟霞洞,洞中曾有栩栩如生的千手观音全身塑像。洞前还有“圆明洞”、“朱陵洞天”、“降龙岩”等十余处石刻,这都是明朝时游人的题留。 

高台寺下的左侧空坪上,有一座八角形的花岗石砌的亭子,叫开云亭。它是一九三八年江西省省长熊式辉建造的,是为了纪念唐代大文豪韩愈游南岳时,精诚之心能使衡山开云的胜事。在开云亭的下边有一个半月形的水池,名叫“月池”。石亭的基壁上刻着 “月池”二字,因为晚上的皓月会倒映池中,因此得名。

地址

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延寿路37号

开放时间

07:00-17:30(中心景区),07:30-17:30(大庙景区),08:00-17:30(水帘洞景区)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tips

特殊节假日以景区公告为准。

交通指南

衡山西站和衡山站都有到南岳区的大巴,到了南岳区有免费到衡山脚下的车。

门票

中心景区:全票价80人民币/旺季110人民币/淡季55人民币;大庙景区:旺季60人民币/淡季40人民币;水帘洞景区:30人民币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相关推荐
同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