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岩的崖居久负盛名,崖居的形式是我国古代人民留传下来的一种依山而居的居住形式。在这里蕴含着我国古代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这种民居巧妙地利用了天然的山体走势,在建筑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建筑用材,有的房屋甚至没有动用一根屋顶木材,除了门窗再无木料,即节省了用材及人力物力,同时又防寒、防潮、防火,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在民居、民建范围实属罕见,有一句民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如此峻峭的环境里必定养育俊俏之人。这户人家姓张,原房主叫张贵锁,张家在这里养育了6个女儿,3个儿子。六个女儿人人百媚姣生,人人出落的如花似玉,三个儿子也都是人中龙凤。
走进这个房间内您一定会被这里浓浓的生活气息所触动。一堵石墙迎面立起,把山岩的空间一分为三,里面有储藏室和内间。即强化了住房要有居中居正的习俗,又美化了环境。狭小的空间反显出乾坤之大,可见这户人家的匠心独运。窗户下是一盘炕,火炕三周墙壁上彩绘炕围,只这一笔顿时起到画龙点睛作用,使狙狭的空间室内生辉,增加了居家环境的美感。说它金碧辉煌也不为过。在这个房间里还留有简易的生活用具,比如在房梁上吊着的梁钩,可以把一些食用的熟制品吊在这里,可以防止老鼠偷吃。时光荏苒岁月沧桑,在一辈又一辈先人们生活的熏烤下,这房梁、房苫、房檀诉说着这些建筑历史的久远。
我们再往左走,来看一看这个院落,这个房屋和其他的房屋有着共同的特点,都是建在山岩突出岩体之下,房顶和旁边这些石豁口下面可以堆放材料也就是柴木,以前的先民没有条件购买煤炭等物资,只有到山上砍伐乔木灌木,砍回来后就放在这里慢慢使用。这个家,还有上面几家都是屋顶不曾使用一根木料,纯粹是石顶。
整个这道山岩,一开始并没有建成民居,就是一道横开的石缝。当岑鹏、马武在里面练兵时,这里是前出哨所,最开始这里也就住着三、四个人站岗放哨,一旦发现敌情立刻点燃堆放在山崖豁口,也就是我们眼前这些地方的狼烟。狼烟就是用狼的粪便点燃后升起的浓烟,狼烟的特点就是点燃之后,升起的烟颜色黑而浓,并且笔直升起,风吹不散,是中国古代战争军事通信的重要手段;研究世界军事史的西方人对我们祖先的这种发明赞叹不已,认为是人类智慧的超级表现。也许您觉得,哨兵发现敌人,敌人也就发现了哨兵,他们不危险吗?
现在我们走到前方不远的尽头,这里是什么地方呢?到了这里我们的视线极为宽广,向上望仿佛我们与天的距离很近了,平视向四周看,远近高低峰峦迭障,峡谷弯延尽收眼底,这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安排,让人不尽叹为观止。如果您此时有雄心发宏愿,要干一番大事业,面对如此江山一定会激发您发自心底的冲天豪情。只要您肯干,事业一定成功。远处,那就是我们来时的进山入口处,也是座岩口村化佛岩景区。遥想当年,岑彭、马武的哨兵就是从崖居处来到这里换岗,哨兵日夜不停,目不转睛地注视沟口,一旦发现敌情,跑步回到崖居点燃狼烟。崖居的角度处恰到好处的是点起的狼烟,只有岑彭、马武寨的人们能够看到,而王莽的军队因为走在峡谷受视线死角的影响而看不到,因此哨兵点燃狼烟后每次都能从容撤退,而做到毫发无损,秘密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