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宝殿通常为中国佛教寺院中轴线上最高的主体建筑,殿中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大雄是梵文音译,是古印度耆那教对教主的尊称,佛教也用作释迦牟尼的尊号。中国佛教把供奉佛祖的第一大殿,统称为“大雄宝殿”。双林寺中的大雄宝殿气势宏伟,宽敞开阔。据清道光十五年(1835)四月“重修双林寺碑”记载,这里以前是七重楼阁,后来因为火灾被毁。现存的是明景泰年间重修的。大雄宝殿中供奉着一组“三身佛”。根据大乘教的信仰,三身佛表示释迦牟尼的三种不同化身。中尊是法身毗卢遮那佛,左尊是报身卢舍那佛,右尊是应身释迦牟尼佛。三身佛两旁是左右相向而结跏趺坐的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在双林寺的大雄宝殿中,还有一个独特的供奉格局,正中的佛台前,站立着一尊3米多高的接引佛,又称阿弥陀佛。佛教传说,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主佛,他是佛祖如来的接引佛,类似现在的“秘书”,同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一切有求于佛祖或想朝拜佛祖的,都由阿弥陀佛负责接应、处理、安排,所以信徒们必须先双手合十默念“南无阿弥陀佛”,接引佛就降临身边了。“南无”在这里应读梵文原音“Na Mo”,是“致敬”的意思。久而久之,“南无阿弥陀佛”就成为佛教的口头禅了,更成为现代中国佛教的通用语。 从艺术塑造的角度来看,接引佛的重心有点偏上,在重力作用下,并且要接受经年累月的风吹雨打,很可能会风化崩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工匠们决定在这尊站立佛像的内部采用生铁铸的粗坯,然后再贴泥彩塑,因此外观看起来与其他的佛像并没有不同。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代的这些能工巧匠们,他们用他们超群的智慧,把雕像设计得如此细致合理。 殿内还有明代所绘的壁画《礼佛图》,可惜在民国初年被白粉盖住了,从1982年洗出的局部中,还可看到壁画一斑,线描挺拔,设色艳丽,有点元代的遗风。
地址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双林正街28号
交通
可在平遥古城租车前往,平遥古城至双林寺往返价格:大约30-40元
开放时间
08:30-19: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电话
0354-5779023;0354-5673200
门票
35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