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神庙御碑亭有什么好看的

2022年08月06日09:32

南海神庙御碑亭

南海神庙礼亭里,除了大铜钟,最引人注目的肯定是庭园东西两侧的康熙御碑亭洪武御碑亭了。康熙御碑上“万里波澄”四个金色大字豪迈奔放,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这是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由康熙皇帝亲笔书写,制成匾之后派专人送到南海神庙,并专门为此而立碑记事。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三月,康熙南巡回到北京,适逢其五十大寿,喜庆之余下诏祭祀五岳四海和长白山,他对远在岭南的南海神庙尤为重视,亲笔御书了“万里澄波”四个大字,并命宫中工匠制成匾额之后特遣户部右侍郎范承烈护送到南海神庙,这一御匾被隆重安放在南海神庙的大殿上。为了将康熙皇帝的恩典向海内外昭示,范承烈和陪祭官布政使佟毓秀又将“万里波澄”四字精心临摹下来,还特选一方巨大的优质黑碑石,将康熙御书摹刻于碑上并在南海神庙前建一座亭子放置万里澄波碑。碑亭屹立于黄木湾泮的珠江边。这样,往来广州的民船和商船都能从珠江上看见万里澄波碑并祈望中外贸易商船能得到南海神和康熙皇帝的庇护,一帆风顺,波澄万里。令人遗憾的是,这方珍贵的万里澄波碑和碑亭都毁于“十年浩劫”期间,御制金匾也随着南海神庙大殿的倒塌而散失了。现在大家看到的万里澄波碑为1990年根据原样尺寸翻刻的。

相对左边的康熙御碑亭,右边的便是洪武御碑了。该碑立于洪武三年(1370年),由明太祖朱元障授意,礼部情郎王玮撰文。朱元障因繁就简,取消南海神庙以往一切封号,重新加封南海神为“南海之神”。碑文非常有趣,记载了朱元璋以退为进,假借上天之手,摘下南海神祝融头上的那顶桂冠(自唐至元,历代对南海神均有加封,明代之前,南海神头上桂冠变成了“南海广利洪圣昭顺威显灵孚王”)的一段史实。明碑是块巨大的石碑,体现了明代建筑大气大度的风格,背着石碑的巨大神兽,叫赑屃(bi4xi4),它是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喜欢背负重物。碑亭对联为梁基永撰联,苏士潮书,题为:“海岳唯静无分畛域同此昌庆,天爵既贵何凭封赐佑我元黎”
这两块御碑前各栽种的一株古木棉树,据说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在古代,南海神庙树木葱茏,光是木棉树就有10多株。岭南著名诗人屈大均当年就曾在《广东新语》一书中将南海神庙的木棉树比喻为“十丈珊瑚”。现在的两株当然是后人补种的。由于栽种历史年代久远,它们均被列为广州的古树名木。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穗东街庙头社区

交通

坐210路、214路、242路、242快线、292路、504路、506路、560路、561路、566路、568路、569路、570路、571A路、883路到南海神庙站下车即可。

开放时间

09:00-16: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电话

020-82222210;020-82067771

门票

10元

相关推荐
同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