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是南海神庙中规格最高,也是作为重要的建筑物。大殿是南海神庙的第四进,原是明代建筑,单檐歇山顶,宽五间、深三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9年重建。现在看到的是仿明代木结构琉璃瓦歇山顶建筑。屋顶用绿色的琉璃瓦覆盖;中间有双凤飞翔、鳌鱼倒悬等纹饰的琉璃瓦脊;上部有两条躯体弯曲作腾飞疾走状的苍龙造型,它正在争夺当中的宝珠。据说,双凤代表美丽,鳌鱼代表自由,苍龙代表权力,而宝珠代表智慧。
大殿所挂牌匾“威灵显佑”为清代牌匾,意为神威显灵,庇佑众生。门前所挂对联为当代学者撰联,当代书法家董百振书写,题为:“庙始开皇遥通海上丝绸赤帝名垂新世纪;唐封广利永葆岭南文物翠华灵著古番禺”。
大殿正中安放了一座3.8米高的南海神祝融。他头戴王冠,身着龙袍,手执玉圭,体态丰硕,神情却十分端庄,一派和蔼的王者风范。祝融像的背后有一块照壁,浩荡的海水上有一条龙腾云驾雾,两边有对联:“顺水千舟朝洪圣;伏波万里显真龙。”
南海神祝融,又叫祝赤,是楚人的始祖。有人会问:祝融本是火神,又怎样兼任海神的呢?古人认为,南方属火,火又是光明的象征,火之本在水,故祝融合水火为一神,且符合周文王八卦中离“≡”属火,方位在南方的卦象。祝融身兼火水两职,衡阳南岳祝融峰才是其真正的宫殿,南海神庙则为其离宫。事实上,南海神庙的建立,是与南北朝以来,广州地区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快,海上交通贸易频繁有密切关 系。当时,中国和西域各国的交往,除了西北陆上丝绸之路外,海上交通迅速发展,不少海外商贾、僧人等乘舟从海上来华,中国海舶亦出洋到番国。由于海上风云变幻莫测,祈求海神保护的愿望也与日俱增,隋文帝开皇十四年下诏建南海神庙,可以说是水到渠成,适应了当时民间和官府的需要。大殿左右两旁有六侯塑像。据说这六个人都是为南海神治理海上风云而各自立下大功的,因此在“多神教”的道教寺庙中争得立足之地。他们分别是达奚司空为助利侯、杜公司空为助惠侯、巡海曹将军为济应侯、巡海提点使为顺应侯、王子一郎为辅灵侯、王子二郎为赞宁侯。大殿东侧还有一个明代的铁钟。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穗东街庙头社区
交通
坐210路、214路、242路、242快线、292路、504路、506路、560路、561路、566路、568路、569路、570路、571A路、883路到南海神庙站下车即可。
开放时间
09:00-16: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电话
020-82222210;020-82067771
门票
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