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三层塔楼,称科贡坊。尽管从外观上看这座塔楼并不起眼,然而,它却是丽江古城崇尚的象征之一。科贡坊原本是为在这个小巷里居住的杨家“一门三举”而建的。话说丽江在清朝的雍正元年,也就是公年1723年实行“改土归流”即由原来的土司统治改为中央政府派的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统治,丽江从此就由封建领主社会进入了封建地主社会。社会制度的改革极大的激发了平民子弟的读书热情。从“改土归流”到清末废除科举180年的时间,丽江先后出了六十几位举人和七位进士。
“一门三举”在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不足为奇,可在丽江这样一个长期受土司统治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却是一桩具有轰动效应的大事。于是,官府和民众捐资在这里建了一个两层的科贡坊,清末,这个小巷里又出了最后一位进士和赓吉。于是,20世纪40年代,乡亲们在被烧毁后的原址上重建科贡坊,并升为三层。科贡坊流传至今,成为纳西族崇尚文化、善于学习的又一见证。巷内和赓吉的故居曾是贺龙、肖克等1936年4月率领红二六军团北上抗日过丽江时的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