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明寺鉴真纪念堂有什么好看的

2022年08月13日09:42

扬州大明寺鉴真纪念堂

大明寺作为古刹,千年来名僧辈出,其中唐代律学大师鉴真最为著名,大明寺有建有鉴真纪念堂。纪念堂是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为纪念鉴真法师圆寂一千二百周年,于1963年中日两国纪念鉴真圆寂1200周年时奠基,1973年建成。相对于大明寺内所有的古今建筑,鉴真纪念堂都可以说的上是最有特色的建筑。
鉴真纪念堂由陈列室、门厅、碑亭、正殿四部分组成。
陈列室在鉴真纪念堂的最南端,也就是原来的晴空阁。晴空阁初建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由知府金长真与舍人汪懋麟同建,本名“真赏楼”,取欧阳修“遥知为我留真赏”的句意,咸丰年间毁于兵灾。现在的晴空阁建于平远楼北,大雄宝殿东侧,是同治年间盐运使方浚颐重建。阁面北三楹,单檐歇山,漏空花脊,前有廊庑,后加抱厦,中堂放松鼠葡萄纹饰楠木落地罩格。阁内悬挂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绘制的鉴真和尚坐像、鉴真东渡路线图,两旁挂着赵朴初联:“鼓螺蜀冈,羹墙南岳;风月长屋,花雨奈良。”室内陈列描绘鉴真东渡日本的史迹图片,及日本友人送的礼品。

晴空阁北行尽头就是门厅。门厅在1963年由“四松草堂”改建而成,在陈列室的北面,面南三楹。单檐歇山,前后两进,都是六架梁房屋,卷棚屋架,漏空花脊。中开古式大门,抱鼓石一对分别放在两侧。天井四隅以前种有四松,高出檐际,所以称“四松草堂”。门厅正门门楣上悬挂篆书“鉴真纪念堂”匾额,出自扬州书法名家桑榆之手,黑底衬石绿色字,肃穆而庄重,十分醒目。后进东墙壁上嵌有“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纪念碑”一方,碑上分别刻有日本唐招提寺森木孝顺长老与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于1980年4月25日合题的碑。
出门厅往北随台阶而上就是碑亭了。碑亭中矗立着一方仿唐朝风格的汉白玉横碑,高1.25米,宽3米,下设莲花须弥座。碑的正面横刻郭沫若手书“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9个大字,书法古拙遒劲,笔力千钧。背面镌刻赵朴初于1963年为纪念鉴真大和尚圆寂1200周年撰写的长篇竖写碑文,通篇酣畅,字断意连,前后呼应;谋篇布局,于严谨中时露飘逸。碑身下镌刻唐代特有的卷叶草与花朵结合的图案,还存着些许唐代风貌和气息。碑亭东侧阶下立石碑一方,为赵朴初《调寄梦扬州》诗碑。赵朴初1963年3月访扬州法净寺唐鉴真大师传经讲学之处,有所感概,却没时间提笔,回去后,日本友人向他索稿,就用了此调。
正殿为鉴真纪念堂主体建筑。碑亭北向有甬道,可直达正殿。或者经过碑亭东西回廊环行到正殿。这样由正殿、碑亭和回廊,定格为一方正的院落,总占地面积为2540平方米。 殿前庭院中,有长明石灯笼一幢,是1980年日本唐招提寺八十一世长老森本孝顺所赠。在赠送仪式上,森本亲自点燃灯笼,并与大明寺方丈能勤法师在石灯笼东西两侧共栽两株日本八重樱。
正殿建在石台基上,面积537平方米,高度5.24米。面南五楹,南面三门。单檐庑殿屋面,屋顶正脊东西两端饰有鸱尾。屋面坡度平缓,莲花纹瓦当,出檐深3.3米,桩头有斗拱三重,所有窗户都是采用唐代直棂窗制式。1980年,赵朴初会长为迎接鉴真大和尚坐像回国巡展,题“风月同天”石额,置于鉴真纪念堂正殿东侧面西牖门之上。此牖门是日本国宝鉴真坐像回扬“探亲”时,通往鉴真纪念堂正殿必经之处。

地址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蜀冈中峰平山堂东路1号

交通

火车站乘坐26路到第一人民医院(吴道台府)换乘25路/旅游专线到大明寺;

汽车西站公交停车场乘坐旅游专线到大明寺;

汽车东站乘坐25路到大明寺;

城北客运总站乘坐5路到大明寺。

开放时间

07:45-16: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电话

0514-87335286;0514-87331089

门票

旺季:45人民币;淡季:30人民币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半票:身高1.4-1.5米之间儿童、60-69周岁(含60周岁、含69周岁)老人

相关推荐
同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