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八景之一的“鹅潭夜月”——白鹅潭就在不远处了。入夜,清风送爽、月色朗朗,环顾四周,白天鹅宾馆似少女沐浴江风楚楚动人;“芳村花地”鸟语花香阵阵,数座跨江大桥灯饰分明,音韵悠扬的美景一直为人们所传颂。那里环绕广州荔湾区沙面岛的珠江河面,是珠江三段河道的交汇处,那里上承西北两江之水,但以潮汐畅通,淤积不烈,河面宽阔浩淼,烟波荡漾,风景秀丽怡人,那里就是白鹅潭。
人们给它起了白鹅潭这个美丽的名字其实是源于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在明代正统年间,几场天灾接连降临到广东南海,人民生活异常困苦。可是残酷无情的官僚和地主们并没有因此减轻对农民的剥削,反而变本加厉地压迫农民,终于一名叫黄萧养的少年因不堪忍受剥削愤然揭竿起义。因顺应民意,短短一个月内竟聚集了万余人,他们越战越勇,浩浩荡荡地打至广州。第二年的六月,起义军用战船300多艘在白鹅潭的江面上打败了来自广西前来镇压的官军。传说在这次战斗中,两只经常在江面随意游弋、时隐时现、被视为“神鹅”的大白鹅竟然为黄萧养的战船引航导路。可惜,由于寡不敌众,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还是被明军镇压下去,黄萧养也战死沙场。然而在民间,黄萧养的结局却染上了神话的色彩,传说当黄萧养撤退到珠江边时,在“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的紧急关头,两只美丽的大白鹅又从江心浮出,游至江边,伸颈拍翼,一起背着黄萧养向江心游去,消失在茫茫迷雾中。于是,人们根据这个传说把这里的江面称为“白鹅潭”。后来,在这片神奇的地方还发生了陈炯明叛变孙中山、炮轰总统府,孙中山回到永丰舰,欲与叛军决战的故事。
夜色深沉,白鹅潭上渔火闪闪,绿瓦亭与鹅潭酒舫灯火通明,明月悬空,月色倒映,舟影绰绰,江天四望,景色迷人美丽,充满诗情画意。这一幅“鹅潭夜月”的美景图不知您可满意?